这是木木君的第27首诗
最近,上海的上流社会群成了网民们喜大普奔的轩然大波话题,具体过程他们自行腾讯。但有意思的是,评论区大多都是:这些胸丽鱼的人污辱!
这样的想法是对的吗?
至少我觉得有追求的人,不该到这步就打止了。
有没有想过两个问题:
不知从何时开始,他们习惯了只从伦理角度去抨击了?
以前经过商场里的儿童森林公园,看见许多双亲在那里刷智能手机,小孩就在里面玩东西。当时,我就有意识地就抨击,这样的双亲不合格,只顾着看智能手机。
可后来,我才意识到他们错了:
许多双亲在家已经花了大把的时间陪小孩,写作业,吃饭洗澡,睡觉,鬼故事,中间还得处理额外的许多小事,难得有出来休息的时刻。
而回头看,这件事外界的伦理评价就更值得耐人寻味
因为大部分人都却是活得累,可朋友圈又每当看见有些人一直在晒。
说实话,一次两次还好,天天晒换谁也受不了,如果有的是选,的确第一时间秋后算账。即使不能选,也要过滤她的朋友圈,当然仇怨却是惺惺相惜了,如果有气一定会撒。
现在,好不容易抓到两个机会,因此一定是心怀不轨。
因此,当他们某百富榜元老排名跌了,酷吏死于非命了,他们不明就里的单厢欢欣鼓舞,TNUMBERKC。但,对方曾经的风光,又着实梦寐以求。
最终,只能通过挖苦的形式,来弥补他们内心想要而得不到的创伤。
这种只从伦理层面去思索事物,就是一种捣乱的书呆子气,百无一用的那种。因为它既不清楚发生对象的具体情况,也对事的改善无济于事:
首先,真正的小白脸是不能受骗的,咱两个个都是鬼精鬼精的,玩儿可以,付出真心就难了。因此动机上,他们也都是互相所需,不能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。
其次是,他们中的许多人,不乏是想证明他们过得好而已,毕竟SNS媒体的本质不就是在于炫耀与媚俗嘛。况且,他们选择的却是一种高性价比很高的形式来补救。
一间两块钱的房间,轮流照相,每个人如果100块不到,很合算。并且,他们花的钱,并非抢来的,也并非不抢来的。现实生活中,也有许多无坚不摧为了混圈子,故意买刺绣品A货,二手货的爱马仕来DC2么?
注意,我并非为他们雷西县的,而是希望他们能反思、学习咱的特长——补救的态度和形式。
下面,请你思索两个问题:
假定你现在想来,但党委给了你两个“不难但却无用的事”,怎么办?
据我观察,往往有这3妖物,你可以看看他们是其中哪一类:
第一种:躲避型
有意识,他们会拒绝,躲避,拖延,心想这种活你换个人来做吧,现实有可能是还就得你来做,不用说最终的确质量打折扣;
第三种:生不如死型
既然党委说要做,就做。反正他们上工,党委一看你这也做,那也做,不错,下次只有更多的活派给你。
第三种:合作型
首先这个事,既然无法拒绝,又要花时间把事办好。那么你就要梳理这个工作的流程,找到关键的结点,更加关键的是,你得找其他人一起合作,把不重要的环节分配出去,教人去做,说服他们主动去做。
这样的结果,就是事既办的漂亮,你的成本付出却是最小,收益却是最大。
学套路固然重要,但学会心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套路的威力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